《章開沅口述自傳》出版

章開沅口述自傳

作者: 章开沅(口述) / 彭剑(整理)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谭徐锋工作室
出版年: 2015-11
页数: 417
定价: 5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历史记忆
ISBN: 9787303192335

内容简介
作为当代中国著名史学家与教育家,章开沅先生一生历经世变,阅尽沧桑,其丰富阅历,不但能补正史之阙,也能为对民国以来历史感兴趣的人们提供很多掌故,还能以长者的智慧给人以启迪。本书由章先生口述,尽量保持历史原貌,呈现了晚近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与中外文化交流史中的不少生动历史细节,娓娓道来,于不经意间,让读者领略近百年历史剧变。

作者简介
章开沅,祖籍浙江省吴兴县,1926年7月生于安徽芜湖。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Augustana College)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名誉博士。早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后长期执教华中师范大学,是享誉国际的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现改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和领导人。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国学者之一,先后应邀访问了东西方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并先后受聘担任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许多著名学术机构的研究教授或客座教授,其深厚的学养和人格魅力深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1984—1990)、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二届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在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国商会史研究、中国教会大学史、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等研究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论著丰厚,主要有《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传播与植根——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论集》等。

目录
一、家世叙略 / 1
1、两位祖先
2、东院西院
3、父母的婚姻
4、家庭革命二人组
5、父亲追求自立始末
二、童年 / 6
1、儿时琐忆
2、私塾启蒙
3、小学生活
三、西行逃难 / 12
1、告别老宅
2、乱世生死
3、离别双亲
四、九中忆旧 / 15
1、日常衣食住
2、上游民族,下游民族
3、两任校长
4、几位国文老师
5、两位音乐老师
6、“老马”班主任
7、课外阅读
8、游泳
9、探寻鬼火之谜
10、一桩无头公案
11、扰了谁的梦
12、对被开除的一种推测
五、学会计 / 32
1、进入计政专修班
2、王家坪记事
3、又被开除
六、当船工 / 36
1、“长江大学”入学记
2、船工日常
3、船夫众生相
4、那一夜,月黑风高
5、又没有毕业
七、抄公文 / 42
1、仓库抄写员
2、工资被骗走
3、一次“讨债行动”
八、铜梁当兵 / 45
1、军营生活掠影
2、五弟“逃亡”
3、“闹营”被“禁闭”
4、多余的报复
5、退伍记
九、金陵求学 / 55
1、报农经,学历史
2、课堂学习点滴
3、茶会与讲座
4、课余游乐
5、金“男”大,金“女”大
一〇、校园民运 / 63
1、爝火团契
2、墙报诗文
3、一箱子书
4、“中国往何处去”
一一、投奔解放区 / 69
1、离开金大
2、奔向光明
3、过封锁线
4、进入中大
5、新革命碰上旧警察
一二、中原大学受训 / 77
1、干部与学员
2、土炕与窝头
3、一份好墙报
4、无缘战场
一三、初到武汉 / 84
1、南下
2、教育调查
3、办学方针之争
4、与华中大学合并
5、解放时我家人的心态
一四、参加土改 / 92
1、改造土地,也改造学校
2、和平土改的失误
3、一次扭转偏向的会议
4、杀一儆百的效果
5、人声灯影
一五、初执教鞭 / 99
1、登上讲台
2、从头学起,过教学关
3、噩梦成真
4、我的“教学研究”
5、学政治,买资料
一六、成家 / 105
1、进军科学,坠入爱河
2、那时,对政治不敏感
3、棉被与脸盆
4、庐山蜜月
5、感恩吾妻
6、家和秘钥
7、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一七、下放草埠湖 / 116
1、慷慨激昂奔荒湖
2、开生荒,斗右派
3、洪水猛兽
4、灾后自救
5、灾后吃与住
6、世界观问题
一八、学术盛会 / 124
1、放卫星
2、下田野调查
3、上北京联络
4、集中修改
5、天堂生活
一九、借调北京 / 132
1、想去北大,却去了文史委
2、关于东老
3、关门抢救,效果不佳
4、行老与蔡端
5、同事溥仪
二〇、筹建史调会 / 140
1、参与筹建史调会
2、东老谈社会历史调查
3、史调会的工作规划
4、流产的调查
5、公余研究
二一、评李秀成挨批 / 147
1、我的急就章
2、为叛徒辩护,歪曲经典
3、在“三不”的日子里
4、重返白塔寺
二二、文革岁月 / 163
1、大字报
2、牛棚
3、小女病危
4、苦中有乐绿化组
5、东风农场
6、工农兵学员
7、两个场景,一点启示
二三、借调《历史研究》 / 178
1、三个“不适当”
2、编辑部与“四人帮”
3、业务点滴
4、女儿眼疾
5、抽烟与爱国主义
6、夜宿镜泊湖
二四、主编《辛亥革命史》 / 189
1、林言椒的建议
2、“三结合”写作班子
3、克服“左”的影响
4、修改定稿
5、成立辛亥革命史研究会
6、革命性质问题
二五、第一次出国访问 / 199
1、北山康夫的承诺
2、1978年到访的其他外国学者
3、访美杂记
4、从东京到京都
二六、两岸中国学者第一次正式会晤 / 208
1、“贵地出人才”
2、革命性质之争
3、会后余兴
二七、经营历史所 / 213
1、两度易名
2、一个头、一副肩、一双腿
3、危机与出路
二八、马尼拉之行 / 219
1、“三天后可拿签证”
2、两手准备
3、柳暗花明
4、政局波动的影响
二九、出任华师校长 / 224
1、上任风波
2、移毛主席像
3、提倡美育逸事
4、邓小平题校名
5、“高”与“师”之争
6、国际交流
7、不拘一格用人才
8、“东半球”与“西半球”
9、副校长负责制
10、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三〇、几种“口述” / 245
1、每周两天做学问?
2、不同意的就不执行?
三一、国外四年访学记偶 / 257
1、请假出国
2、吃饭教学两不误
3、接受荣誉博士学位
4、韩国行
5、法国行
6、夏威夷会议
7、滞留日本
8、讲学台湾
三二、为“南屠”取证 / 279
1、对日索赔会
2、贝德士文献
3、纯如之死
4、巧遇东史郎
5、纪念南京大屠杀60周年东京国际会议
6、关西巡回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