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史講座】第六場:小混亂中找秩序:戰後的日常經濟糾紛(1945-1949)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日期/時間:2022-7-2 14:30-17:00

地點:一號糧倉1樓 (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二段346巷3弄2號1樓 )

主講人:

王飛仙 /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天津的一家麵包店、邕寧的兩台單車、合浦的花生油、長沙的一間小廟宇。

這些看似微末的日常經濟糾紛,卻可進一步探索1945-1949年間,一般民眾嘗試重建與穩定自身的經濟生活與社會秩序時,所面臨的挑戰….

中國經歷了八年的抗戰後,迎來艱苦的勝利,然而社會與經濟受到重創,一片混亂:戰時的物資短缺與惡性通貨膨脹,在一九四五年後持續並快速惡化,經濟危機迫在眉睫;城鎮與自然環境在多年的炮火下被摧毀破壞;百萬避難流離的民眾與歸家的士兵,發現自己的家園與社群已面目全非,人際關係與信任不存;接收與恢復淪陷區的產業與秩序困難重重,國民政府的統治與威信也受多方挑戰,且國共的內戰轉瞬再起。

在這樣動盪中,好不容易盼來抗戰結束的人們,是怎麼「恢復正常」或者「尋找新秩序」的呢?面對當下極端政治與經濟的不確定性,法律是否提供了他們重建生活與社會秩序的工具呢?

利用微觀史學的取向,王飛仙從檔案中重建分析1945-1949年間的日常經濟糾紛;這次的講座將聚焦在四個個案:天津的一家麵包店、邕寧的兩台單車、合浦的花生油、長沙的一間小廟宇。藉這些看似微末的爭端,提供我們一個獨特的機會,進一步探索:當一般民眾嘗試重建與穩定自身的經濟生活與社會秩序時,如何挑戰與重新定義了戰前關於法律、財產、價值、契約與身分等的規範與預設。

講者簡介

王飛仙 (Fei-Hsien Wang)

美國芝加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歷史學博士。現任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總校區(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歷史系副教授、美國歷史評論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副主編,曾任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歷史與經濟研究中心 (Centre for History and Economics) 暨莫德琳學院 (Magdalene College) 梅隆 (Mellon) 博士後研究員。長期以來研究興趣是近現代中國與東亞資訊與知識的生產、流通與管制,近來也透過微觀史學的手法,探討民國政治社會變盪中小人物的日常經濟與法律生活。著有《期刊、出版與社會文化變遷──五四前後的商務印書館與《學生雜誌》》(政大史學叢書,2004) 、Pirates and Publishers: A Social History of Copyright in Modern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9)(中譯本《版權誰有?翻印必究?近代中國作者、書商與國家的版權角力》由台灣商務印書館在2022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