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芳上:從「東南集團」視角重探五四運動──陳以愛《動員的力量:上海學潮的起源》序

從「東南集團」視角重探五四運動──陳以愛《動員的力量:上海學潮的起源》序

呂芳上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歷史應當重寫,這是史家熟知的事。新史料的出土、舊史料作出新解釋。時移境遷,看法異變,都足以構成歷史不斷重寫的理由。

發生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已是一個世紀以前的舊事,至今影響猶存,故也一直引起史家廣泛的興趣。即以五四前後與上海學潮有關的歷史言之,六十年前周策縱在哈佛出版的《五四運動史》(Chow Tse-tsung,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1960),長時間被奉為經典,但多處所記所述,卻是後人了解五四 「錯誤的起點」。半世紀前陳曾燾的《五四運動在上海》(Joseph T. Che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Shanghai: The Making of a Social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1971),過於抬舉學生的份量,史料使用,更很難不嫌粗糙。三十餘年前北京彭明的《五四運動史》(1984),不論史料運用、視角立場,都予人侷限感,大家怪他的是身處的時代和環境。即以二十年前美國學者華志堅的《二十世紀中國學生抗議》(Jeffrey N. Wasseretrom, Student Protest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1991)而言,雖有新意,但,畢竟西人要打通中國人脈、掌握複雜社會網絡,仍非洋學者強項。於是,發掘新材料、疏通舊史料,彌補前輩著作的種種不足,就是作者陳以愛對五四時期內涵再加發揮,藉以重寫五四學運史的重要理由。

陳以愛教授出身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畢業政大歷史研究所,師從逯耀東先生。博碩士論文打通思想史與學術史,且帶有知識社會學訓練的意味。這位「愛書的人」其後在大度山上浸淫書堆多年,修鍊成一位能深刻掌握王國維、陳寅恪、陳垣,以迄錢穆、錢鍾書等諸大家學術淵源與脈絡的學者。她治近代學術史,方法最精密、搜記最勤謹,又善於撰文,能講故事,具獨立思考批判精神,尤能適切掌握時代議題,洞見包括重要人物、機構、機制、網絡與運作的種種。這在她早期的一本學術著作《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1999)已可概見。

我個人在政大與以愛有師生之誼,她的勤學,甚至改變了我長期以來「港都無文化」的刻板印象。後來二十多年我們亦師亦友亦同事的交游,大度山上她和李廣健教授伉儷的「有涯齋」,常成我們兩家人的聚會場所。也由此,更了解以愛做學問有其異於「常人」的特色:一、從容不迫,但又能鋪天蓋地、以犁庭掃穴方式找材料,二、細讀材料,每能尋繹其可能透露之訊息、玄機與真義,三、以新關懷角度讀舊材料,於是終能使「材料帶動問題、問題點活材料」。此中多少透露出她長期仰慕王國維、陳寅恪走過的學術路徑和影子。

依此,以愛計劃撰寫一套大部頭的「東南集團與五四研究系列」,她認定要突破過去五四研究的瓶頸,勢必要作角度的轉換、尺度的調整。於是,有了一套重寫上海五四學運史的構想。此一想法,我姑且為之訂名曰「東南集團與五四三書」,所謂「三書」包括:第一部「動員的力量:上海學潮的起源」,意在探討五四東南集團的人際網絡及動員方式,以瞭解上海學潮的發生脈絡及社會底蘊。第二部「行動的策略:上海三罷始末」,考察上海商學城市連盟,及三罷發生過程與落幕原委。第三部「國家的建立:商教的政治連盟」,討論東南集團在五四後的新動向,及其建立民族國家的方案。以她的學術根底與做學問的毅力,「三書」在庚子立議、到辛丑首卷問世、至壬寅全部殺青,勢所必成。光看她的撰著策略和藍圖,立意重寫五四史的空前企圖、新視野和大氣魄,表現淋漓盡致,教人佩服。

最近個人有機緣,先讀過以愛五四系列第一書《動員的力量》,除卻資料蒐集完備、通透史料釋放訊息、打通史事發展脈絡、賦予史家最低限度的歷史推論與歸納等優點之外,更不妨提出作者寫作本書幾個要旨特色,與讀者分享。

第一、本書研究五四,屬於老題重做。作者把五四置於歷史脈絡中,是具縱深度的五四新史:辛亥以迄五四,是承上啟下時期。過去在左右革命史觀長期夾擊下,卻似一段失落的環節。經由作者爬梳和重構,基本上重現了南北對峙下,北洋、進步、民黨三大系統的分合。作者通過這本書提醒我們,辛亥之年的政權轉移,不僅立憲派扮演折衷調停的角色;五四之際,舊進步黨人也儼然是幕後推手。本書勾勒這一集團的社會網絡,更具體描繪他們的宣傳手法。1919年上海乃至全國愛國運動,自非分崩離析的國民黨所能操縱,也非人數寡少的早期共產黨員能夠指導。本書描劃上海的社會精英集團,吸納了留美學生作為骨幹,形塑引導全國聯美制日的輿論,也是學生愛國意識的源頭,予人面目一新的看法。

第二、本書從五四史出發,一方面揭示江蘇省教育會的複雜系統,另一方面追溯這一集團的現代轉型。「東南集團」作為一個名詞,似受陳寅恪「關隴集團」、「山東士族」之說啟示。其特點在以「社會集團」的視角,勾勒近代歷史演進的軌跡。既為後人提供民國史的嶄新視野,也貫串起晚清民國這段歷史。對作者而言,五四運動要從甲午說起,經公車上書,發動抵制美貨風潮;由東南互保,以迄辛亥獨立;東南士紳的運作謀略,決定西北的國族命運。它改變以北京為中心的觀點,視東南為新思想的泉源,來重新觀察解釋五四史。本書是「東南集團與五四研究系列」三書的首卷,作者尚擬有一本專書,敘述此一集團的淵源嬗蛻。

第三、作者對「東南集團」的研究,指出了它的複合性質,突破專史研究的侷限,還原東南集團的群體性。就作者所說,東南集團是一個複合體,綜集社會、商業、教育、報業於一體。(辛亥前後,還在上海一度建立了武裝力量。)這一集團的頭號宿敵,是袁世凱北洋六鎮集團。在民初,他們猶抗衡北洋軍事強人段祺瑞皖系,雙方在1920年代展開緊張的攻防戰,分別以聯美或親日為後盾。南北兩大集團各有內外盟友,其間又呈現錯綜分合的種種變化。辛亥以迄五四,東南集團又結納國民黨一部份成員,與原光復會員亦維持良好關係。對外它與在華美國人互相接近,雙方陣營結合政、商、學、報之形態亦復相似。這種集團性研究取徑,提供了觀察民國史的新穎角度。

第四、作者採取整體史的書寫,不自囿於專史視角。五四研究是事件史,由於參與者眾多廣泛,使本書涉及領域包括:教育史、商業史、政治史、外交史、宗教史、社會史、新聞史。反過來說,本書成果也可以嘉惠專史部門。然而,本書並非匯聚專史而成整體史,而是以整體眼光來統整專史。其關鍵要訣,在以人物為對象,而不以領域切割。對人事現象務求「總匯貫通,瞭解其前後因果之關係」。(陳寅恪〈論隋末唐初所謂山東豪傑〉)由於本書涉及範疇廣泛,史料種類多樣,公私內外華洋俱備,視角因而多元且互補。作者費力重建五四政治、外交、社會、經濟格局,也不辭對具體史事細節予以重繪,貢獻至大。

第五、以人物研究為基礎,建立對社會群體的認識:作者著眼東南名流的群體活動,致力梳理人際關係。在她筆下,三代人物先後出場:張謇、趙鳳昌、張一麐、莊蘊寬、馬相伯、唐文治、伍廷芳、唐紹儀等,屬於第一代;黃炎培、沈恩孚、袁希濤、聶雲台、劉厚生、穆杼齋、穆藕初、葉景葵、陳光甫、錢新之、王正廷、余日章、李登輝、史量才、朱少屏、蔣夢麟等,屬於第二代;瞿宣穎兄弟、俞大綸兄弟、惲震、狄侃、何世楨、俞慶棠、岑德彰、趙叔雍等,屬於第三代。對每一代人及代際關係的理解,則從地緣、血緣、學緣、業緣、教緣考察,終能恍然於歷史要角言行出處之原由。作者自承受瞿宣穎論掌故之學的提示,也深受陳寅恪的啟發,例如意識到「研究當時士大夫之言行出處者,必以詳知其家世之姻族連繫及宗教信仰二事為先決條件」(見陳寅恪,〈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這一認識士紳集團的方法,可資研究轉型時期中國史者借鏡。

第六、本書命名「動員的力量」,突出撰寫的中心旨趣。作者不止還原東南集團對五四的作用,更進而探討一個問題:五四時上海社會的組織力及動員力源頭何在?過去往往認為列寧式黨組織引進之前,中國不太具備社會動員的力量。作者卻告訴我們,美國青年會式的組織及動員,曾是上海社會精英豔羨模仿的對象。青年會系統對學校師生的訓練,在五四時曾發揮相當的作用。共產國際東方部在中國謀求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之時,首先以基督教青年會作為打擊對象,正顯示對競爭對手的高度重視。從美國式青年會組織轉移到蘇俄式政黨組織的變化,是中國社會史、政治史、思想史的另一中心課題。是則本書之作,不止為五四史,也為近代史注入新的話題。

「東南集團與五四研究系列」三書第一書《動員的力量:上海學潮的起源》,教人讀來充滿興味和新意。讀者一定會發現,在時空變遷之後,重寫近代史很是重要,且有必要。作者是學界以新角度揭櫫並深刻描述這一時期「東南集團」活動與五四運動史複雜關係的第一人,書中的許多創見,並由此展開的諸多論述,事實上已改寫我們長期以來認識的五四運動歷史。

畢竟,有創義的著作,才會帶給人類心靈「煙士披理純」(inspiration)。有新看法的歷史,才能更清楚掌握現在。陳以愛教授「東南集團與五四三書」的出版,其重要意義在此。

(本文摘自:民國歷史文化學社所出版的《動員的力量:上海學潮的起源》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