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芳上:【人物】《蔣經國大事日記》導讀

【人物】《蔣經國大事日記》導讀

呂芳上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許多人多注意到年輕一代的新新人類,多半要掌握的是立即、當下,要捕捉的是能看得見、聽得到、抓得住的事事物物,視芸芸之人眾生平等,不把「大咖」人物看在眼裡,昨天的事早早忘卻,明天和過去的歷史,更屬虛無又飄渺。即使對一般人,說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很多人或還記得,談歐巴馬(Barack Obama),即已印象模糊。老蔣、老毛何許人也?知其名未必悉其實,小蔣(經國)、老鄧(小平)印象就沒那麼深刻。在臺灣,坊間對蔣經國評價不一,民間有人把「蔣經國」以臺語諧音說成「酒精國」,雖屬戲謔之語,反見親切。這時代,有人這麼說:一轉身,光明黑暗都成故事;一回眸,歲月已成風景。不過,尋根是人類本性,我們走過「從前」,要說從歷史中尋求如何面對當今問題的智慧,可能太抽象,但問那個時代、那個人物,留下什麼樣足跡?有過何等影響?還是會引發人們找尋歷史源頭的興味的。

近代中國歷史堪稱曲折,世界走入中國,用的是兵艦、巨砲,中國走向世界,充滿詭譎與恫嚇。於是時代的歷史靠著領導者帶著一群菁英,以無比信心、堅韌生命力與靈妙的模仿力和創造力,共同形塑,造成了「今日」。

在歷史往復徘徊中,往往出現能打開出路的引領人。這些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數十年一夢的人生事跡,對天地悠悠之久,雖也一幌即過,但確實活在歷史。最怕的是當代、後世好事者,可能為這些人塗脂抹粉、加料泡製、打磨夯實、描摹包裝、強力推銷,變成「聖賢」或「惡魔」,弄得歷史人物不成「人」形。

生前飽受公議的政治人物,過世之後也得接受歷史的公評,這是無庸置疑。但論孫文只說他為目的不擇手段、評蔣介石說是獨裁無膽、硬把毛澤東功過三七開,都犯了簡化歷史的毛病;論歷史的事情,既不是痛快的一句話可以了結,月旦歷史人物,更不該盲目恭維或肆意漫罵可以了事。歷史人物的品評,需要多樣資料佐證,於是上窮碧落下黃泉所得的「東西」,不能不說當下、即時的紀錄材料,最不能疏忽。這套《蔣經國大事日記》,作為民國、臺灣歷史人物蔣經國及其時代研究的基礎,當之無愧。

蔣經國生於 1910年,1988年過世。美國史家史萊辛格(Arthur Schlesinger Jr.) 說,二十世紀是一個混亂的世紀,充滿了憤怒、血腥、殘酷;也充滿了勇敢、希望與夢想。蔣經國的一生起伏跌宕夾雜著這些特色。他幼年讀書不算多,1925年十六歲正當人格成型之際,被送到冰天雪地的俄國。那段時間,正是史達林掌權清算鬥爭激烈時期,對他來說想必印象深刻,影響一生。西安事變後抗日開戰前(1937年 3月),帶著俄國妻子返國,先在家鄉溪口讀書,其後在江西保安處、贛南專區當行政督察專員,過著中層公務員的生活,並依父命師從徐道鄰、汪日章等人,接受經典洗禮,對傳統文化進行「補課」,也零星通曉西方民主、法治觀念,思想因此有進境,難免蕪雜。抗戰時期往來大後方,除了在贛南有一批從龍之士外,在重慶擔任三青團幹校教育長,有了幹校人脈,加上後來在臺組建青年反共救國團,這幾批人無形中成了他後來的政治班底。

蔣經國真正的政治事業是 1950年代在臺灣開始的,1950到 1960年代蔣介石忙於黨的改造、政治革新,積極準備「反攻復國」,至於情治系統、國安、國軍政工事務多交經國負責,這一時期,國外媒體甚至形容他為「神秘人物」。到 1970年代聯合國席位不保,中日、中美先後斷交,國家處境逆轉,大約此時統理國家的權力也集中到經國身上,威權政治開始有軟化跡象。不過直到1980年代中期之後,已深切感受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不能不變。1986年 9月,集大權於一身的經國總統容忍「民主進步黨」成立,等於開放黨禁;10月中旬決定「解嚴」,次年 7月 15日正式實施;接著解除報禁、開放港澳觀光,10月 15日准許老兵返大陸探親,民主化邁步向前,對長期威權統治下的臺灣而言,不啻一場寧靜革命。當年擔任總統副手的李登輝,後來在《訪談錄》中,很平實的說了這麼一段話:「大家講李登輝執政十二年民主改革等等,老實講,如果這三年八個月中沒有他(蔣經國)在政策上的變化,我後來的十二年是做不了什麼事的。」

同一時期,蔣經國大量起用臺灣省籍菁英,尤其1972年出任行政院長後,培養省籍人士不遺餘力,1984年在謝東閔副總統之後,提名年輕得多的李登輝繼之,以當時蔣經國的身體條件和年齡,視為是接班人選,十分明顯。在行政院長及總統任職期間,蔣經國不斷走入民間、結交民間友人,1987年又說出「我也是臺灣人」的話語,姑不論是否為政治語言,政權本土化的意味很濃,行動上則多少帶點「蘇俄經驗」味道。

1970年代,國際逆流橫生之外,國內政治異議聲浪頻起,反對勢力運動勃發,規模不斷擴大,手段益趨激烈,當時臺灣幾乎有人心惶惶之感。這期間,1973年及 1979年碰到兩次石油危機、國際金融風暴。幸賴十大建設、六年經建計畫等的財經擘劃,安然渡過危局,「臺灣奇蹟」的締造,蔣經國與有功焉。長時間陪侍兩蔣身邊的御醫熊丸說,小蔣極為儉樸,樂與民眾接近,但城府深、表裡不一,恩威難測,並非好相處的朋友;已過世、有點不合時宜,與經國交過手的財經專家王作榮,佩服蔣與巨商大賈保持距離,但也直說,蔣經國是俄國史達林文化與中國包青天文化的混合產物。顯示這位國家領導人多面向的行事與風格,仍大可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

1972年 6月,62歲的蔣經國出任行政院長,實質掌理國政。其後 1978年膺選為中華民國第六任總統,1984年連任為第七任總統,不幸任期未滿的 1988年 1月 13日辭世,那年他 78歲。他一生最後的十六年,可說盡瘁國政,奉獻全部心力於臺灣這塊土地。這位關鍵人物在關鍵時期的政府治理成績斐然,此段時間正是臺灣政治、社會的重要轉型期。這十六年的政府政績即使不稱為「經國之治」,說它是臺灣的「蔣經國時代」,絕不為過。

這套《蔣經國大事日記》,涵蓋「蔣經國時代」的十六年,起於 1972年 5月 20日出任行政院長,迄於1988年 1月 30月奉安大溪止,每日行程幾乎均有如實紀錄。嚴格說這是蔣經國行政院長和兩任總統的行政大事記,原係庋藏於國史館蔣經國忠勤檔案中的一種。原作毛筆、鋼筆文件應出諸經國總統秘書之手,察其所錄,很有總統日常行政實錄意涵。每日記載內容主要為蔣經國擔任院長、總統期間之行止、接見賓客、上山下海巡訪各地,重要會議要點(包括行政院院會、國民黨中常會、中央全會、總統府財經會談、軍事會談)、重要文告、年節談話內容等,大自內政上十項建設的推動,持續三十八年之久的戒嚴宣告解除,反共反獨的宣示,對中共三不(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政策誓言;國際關係上中日、中美斷交,克來恩(Ray S. Cline)與韓、越「情報外交」,李光耀頻頻秘密來臺的臺新(新加坡)交誼,小至中學生給蔣經國「院長精神不死」的謝卡小故事,有嚴肅的一面,也見人性幽默的一環。《蔣經國大事日記》如能與蔣經國個人日記搭配,「公」「私」資料,參照互比,將更能清楚見其行事軌跡與作為。故而日記固可補《蔣經國大事日記》之不足(蔣經國日記起於 1937年 5月,記至 1979年 12月 30日因視力惡化中止),《蔣經國大事日記》亦正足彌補日記之空闕。故此一資料,當屬研究「蔣經國時代」不可或缺的寶貴史料。

這套書記錄 1972至 1988年中華民國的國家領導人行政大事,雖簡要,但不失為「蔣學」研究的重要工具書。

本來歷史學的研究與編纂,就有「年代學」(Chronology),是以確定歷史事件發生時間的科學,從古代中國《春秋》、《竹書紀年》,到近人郭廷以的《近代史國史事日誌》、《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等,都屬之。這套書一如晉杜預的〈春秋左氏傳序〉所言:「記事者,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所以紀遠近,別同異也。故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本書所記,甚至細至以時繫分,明確事件發生時間,提供歷史發展線索,大可作為歷史研究的基礎。對當代民國史、臺灣史研究而言,資料之珍貴,實無過於此。

(本文摘自:民國歷史文化學社所出版的《蔣經國大事日記》)

延伸閱讀

– 行政院長時期 –

1. 蔣經國大事日記(1972)

2. 蔣經國大事日記(1973)

3. 蔣經國大事日記(1974)

4. 蔣經國大事日記(1975-1976)

5. 蔣經國大事日記(1977)

6. 蔣經國大事日記(1978)

– 總統時期 –

1. 蔣經國大事日記(1979)

2. 蔣經國大事日記(1980)

3. 蔣經國大事日記(1981)

4. 蔣經國大事日記(1982-1983)

5. 蔣經國大事日記(1984)

6. 蔣經國大事日記(1985)

7. 蔣經國大事日記(1986)

8. 蔣經國大事日記(1987-1988)